网站公告:
珍惜每一份信任,忠于每一份委托...
全国服务热线:0531-86951156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531-86951156
手机:
15275190222
电话:
0531-86951156
邮箱:
wtosdf@126.com
地址:
济南市解放路112号历东商务大厦505室
行业动态 Essentials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① | 2023年,济南、青岛、淄博、枣庄这样干!
添加时间:2023-03-20
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① | 2023年,济南、青岛、淄博、枣庄这样干!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改革创新,努力实现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法治山东”新媒体矩阵开设“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专栏。今天编发第一期。◆◆◆济南市“十个知行合一”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济南市司法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观念,开阔眼界、深悟笃行,创新提出2023年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实践上做到“十个知行合一”。在捍卫“两个确立”和践行“两个维护”上做到知行合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准确内涵和决定性意义,深刻把握“两个确立”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做“两个确立”的坚定捍卫者和“两个维护”的忠实践行者。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上做到知行合一。深刻理解党中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内涵要义,准确把握政法工作现代化目标要求,加快推进思想观念现代化、工作体系现代化和工作能力现代化。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做到知行合一。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精神实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不断巩固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和促进法治建设的新渠道、新方式,完善便民利民举措。在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推进济南都市圈发展上做到知行合一。充分认识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济南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赋予的重大发展机遇,全面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优化制度供给,深化法治协同,全方位构建“法治生态圈”。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服务“项目突破年”上做到知行合一。紧跟形势任务,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势头,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突破年”要求,聚焦项目投资建设,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法律服务能级,着力打造高水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推进法治济南建设和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上做到知行合一。注重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法治建设统筹协调,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示范带动法治济南、法治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在加快数字法治和数字司法行政建设上做到知行合一。高标准打造数字依法治市平台、数字政府法治平台、数字执法监督平台、数字执法办案平台、数字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数字多元调解平台、数字监狱平台、数字矫正平台、数字法律援助平台、数字法治乡村平台等智慧司法行政“十大平台”,推动全市数字法治、数字司法行政建设加快发展。在强化政治机关和纪律部队职责定位上做到知行合一。始终牢记司法行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准确把握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内涵要求,把党的领导和纪律要求贯穿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落实廉洁文化和提升作风能力上做到知行合一。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对党忠诚、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强作风,以优良作风和过硬能力保证司法行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敢于斗争和勇于担当上做到知行合一。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充分认识当前面临形势的风险性、复杂性,面对急难险重和严峻复杂问题,找准工作方位,保持坚强定力,敢于善于斗争,强化责任担当,在服务保障强省会建设中尽显司法行政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强大战斗力。青岛市聚焦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着力抓好“五大工程”2023年,青岛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围绕推进法治青岛建设,强化全面依法治市统筹工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举办研修班培训班,开展集中宣讲活动。完善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机制,加强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法治督察、考核评价等制度机制。制定《法治建设督察检查工作规定》,针对重点、难点和堵点,适时开展专项法治督察。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工程。巩固拓展法治政府创建成果,完善“政府法治一张网”项目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海上旅游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立法。推动出台规范性文件审核和备案审查地方标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办法(试行)》《行政复议案件法律援助办法(试行)》。围绕加强平安青岛建设,推进社会稳定和谐工程。提升监管改造水平,优化社区矫正执行,强化强制隔离戒毒,加强监所安全生产。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完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推动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建立人民调解专家库,推动在环境保护、金融消费等重点行业、专业领域建设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司法所业务工作标准化。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青岛涉外法务中心建设,出台推进企业合规工作指导意见。推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打造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加大对法律服务行业支持力度,优化行业布局。深化、推动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行政执法辅助事务试点。推动法律援助由“审查制”转为“核查制”,开展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社会化和采购社会法律服务试点。围绕建设绝对忠诚的干部队伍,实施司法行政铁军锻造工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重要指示,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基层党支部评星定级实施办法,总结推广法律服务行业党建经验做法。持续打造“崇廉明纪尚法”清廉文化品牌。淄博市围绕建设“三最”法治城市努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淄博市司法局围绕建设最讲法、最守法、最依法的法治城市,抓紧抓实统筹法治淄博建设和协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刑事执行和戒毒等重点工作,大力开展提效率争先锋、提效能争先例、提效益争先进“三提三争”活动和比干劲创过硬队伍、比业绩创闪亮品牌、比贡献创优质环境“三比三创”活动,努力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聚焦服务依法治理,全力推动法治宣传提质增效。用好“法在身边”视听平台、淄博市宪法宣传教育馆等普法载体,加大融媒体普法力度。持续推动全域公园普法阵地建设。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直达便民,优化完善12345热线法律咨询服务,规范县(市、区)、镇(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运行。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提档升级。聚焦强化法治建设,全力推动法治保障提质增效。健全完善镇(街)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化镇、村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持续提升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指导工作品牌效能。推动落实行政应诉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和履行行政案件生效裁判制度,实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行政案件生效裁判履行率100%。积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法律服务提质增效。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制度机制,增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力。推进市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优化功能设置和工作流程。积极探索服务企业合规管理,做好省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工作。聚焦强化能力提升,全力推动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开展“三提三争”大学习大讨论,明确“缺在哪、怎么提、如何争”。开展“岗位平台大练兵”,坚持抓业务带队伍一体化。开展“工作实绩大比拼”,对标全国全省先进,找差距、抓改进、快赶超。选树“工作标兵”,挖掘培养更多基层先进典型和工作模范,激发党员干部工作内生动力。枣庄市以司法行政现代化谱写事业发展新篇章2023年,枣庄市司法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围绕“12345”工作思路,即牢牢把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核心、实现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两大目标、一体推进法治枣庄、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三条主线,全面履行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职能,深入推动全面依法治市战略提升、优化法治环境提质、法律服务体系增效、维护和谐稳定强基、过硬队伍铸魂五大工程,为奋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立足新起点,深入推进依法治市战略提升工程。深入落实法治枣庄“一规划两纲要”,确保全面依法治市年度任务稳步开展。推动各协调小组落实推进本领域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推动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推动基层法治建设机构力量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加快转变。聚焦新要求,全面实施优化法治环境提质工程。对照示范创建指标和先进地区经验,时刻擦亮地方法治政府建设品牌。持续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全力提升行政复议应诉水平。打造新格局,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效工程。完善服务体系,扩展服务范围,持续打造“城区10分钟、农村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推广法律援助“枣庄模式”,持续擦亮“点援制”“援调式”“驻在式”等法律援助服务品牌。全面系统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让普法依法治理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拓宽新思路,全力推动维护和谐稳定强基工程。毫不放松加强监所安全管理,狠抓安全生产管理,争取更长监管安全、生产安全周期。精准有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推动社区矫正机构向实战型、专业化转变。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品牌,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展现新形象,大力实施过硬队伍锻造铸魂工程。纵深推进青年干部理论提升工程、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工程,增强履职动力。持续不断抓好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等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年轻干部教育学习品牌塑造工程,为促进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法治人才支撑。